江南大学自学考试动画专业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动画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2002年在艺术设计专业下开办媒体艺术设计方向,2005年正式申报动画专业,以动画专业名义招生,并与2005年以媒体艺术设计方向招收研究生,2006年确定为江苏省动画自考主考学校。
1、专业培养目标、优势与特色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动画艺术设计与技术运用、具有新的设计理念、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劳全面发展,能在动画影视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从事影视动画、网页设计、游戏设计以及高级数字媒体设计、策划、教学和管理的创造性动画设计人才。
优势与特色:
①.动画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办学特色上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人文与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视野。提出“泛动画”的具有设计创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②.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皇冠体育官网建立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利用现有的多媒体与虚拟技术中心进行动画人才培养的教学和实践,在实践中完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理论。自学科建设以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建设性调整,完善课程建设。本专业现与清华大学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进行合作,正在编写动画方面教材18本,同时,还主编一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③.皇冠体育官网动画专业是在设计学院这个大艺术设计平台上发展起来的,依托这个平台动画专业充分吸收了艺术设计的创新特色,加强了动画专业的创新性,强化了自身的艺术设计特色,凸现专业优势和特色,为国内综合性大学里如何建设动画专业提供典范。
④.动画专业加大了与其他学科的大跨度的交叉与融合,得益于艺术设计多学科办学背景的专业间互相融合和影响,由于动画专业的前瞻性,很多课程成为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为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根据动画专业的发展需要,一些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成为动画专业的主干课程,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⑤.加强对外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的学生。目前,动画专业与日本大阪电器学院开展“1+3”学历教育合作;与韩国动画振兴产业协会合作,长期聘请韩国导演到学校指导动画教学与产业实践,现正在进行一部动画电视连续剧的创作指导工作;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进行项目合作;与加拿大魁北克多媒体大学进行学历教育合作。
2、教学条件
教学环境与实验室建设
拥有完善的教学实验设施和多个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教学演示设备,利用率高,在人才培养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动画专业依托教育部“211工程”建设资金建立起来的“多媒体与虚拟技术中心”,实验中心面积为五百多平米。具有优良的设备条件和环境,经过一、二期的建设投入,目前已基本建成产学研为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室,设备的配备达到国内高校一流实验室的水平。实验中心拥有PC工作站、APPLE工作站、高清视频编辑系统、三位动作捕捉系统、配音系统等高端设备,优良的设备条件和环境,为动画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服务。依托多媒体与虚拟技术中心,动画专业将教、学、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可以学习掌握学科前沿知识,活跃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为设计更好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画专业的教学环境与实验室既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又使学生可以学习掌握高端制作和设计技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眼界,为设计更好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书资料建设
动画专业是新建学科,图书资料相对少一些,不过,近两年学院在动画专业的图书资料的投入上逐年加大。学院图书资料丰富,学科专属图书馆藏书超过3万多册。建有100平方米电子阅览室,配有30多台电脑,宽带网络平台,同时还自建有电子资料库。专业整体科研装备水平、教学研究环境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位置,这为动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校外实习基地
动画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必须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扎实的设计表达能力;掌握相应的正确制作流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于2005年起陆续与长三角以及北京地区的行业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学生在这样的企业中实习,完全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与信息,这对他们的设计是很有帮助的,对学生就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5年动画专业和无锡动漫产业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将新区创业产业园和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的动画相关企业作为本专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实习基地列表:
无锡雪豹十月动画设计有限公司 无锡好莱坞设计机构 无锡侠客行游戏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无锡精灵数码科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海张江动漫服务产业平台 新区创业产业园 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 北京迪生科技有限公司
4、近3年生源和就业情况
随着动画专业的快速发展,动画专业的生源越来越好,入学后还有其他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求转到动画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在办学初期毕业的学生以进高校等企事业单位为主。目前,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部分考取了研究生,部分到学校作专业教师,部分进到企业,还有少量进行自主创业。当前动画专业的学生就业是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到学院开设专场招聘会,曾有企业提出全部录用动画专业的毕业生,对动画专业的学生素质和专业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5、在国内、省内同类专业中所处的地位
动画专业虽然办学时间短,但通过严谨的学科建设计划,动画专业在国内、省内同类专业的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树立了在综合性大学内开设具有艺术设计特色的动画专业的典范。
2007年动画专业成为第一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动画专业是中国动画学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 动画专业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国内同类专业的认可,多次与相关院校进行交流; 动画专业的学生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省内获大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专业地位和影响力; 联合国内多所院校主办多次大型的动画比赛; 主编1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与清华大学、江西美术出版社合作联合国内4所高校作为主编学校正在主编系列动画教材一共18本。
6、与学校相关专业的支撑关系
动画专业与其他学科进行大跨度的交叉合作。例如,动画专业中的交互艺术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产品展示与工业设计之间在科研方面形成交叉合作。由于动画专业的前瞻性,很多课程成为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选修课,为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根据动画专业的发展需要,一些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成为动画专业的主干课程,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另外动画专业的数字化特点为传统艺术设计的数字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建设规划
1. 专业建设目标定位
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动画专业的典范。为适应学科发展综合交叉的趋势和社会对科研成果的集成化需求,促进学科研究相关力量的合作与联合,并以此基础为抓手培育和发展交叉学科,形成具有艺术设计创新特色的“泛动画”的专业办学特色。
动画专业的建设围绕强化艺术设计条件下的办学特点,突出“泛动画”设计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国际文化视野、综合素质高的动画专业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为培养目标,发展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影视、动画、游戏等方面的设计、编导及制作、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能力的动画专业。使动画专业实现在国际、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独特的办学特色,领先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硬件设备的目标,并在动画专业与其它专业交叉融合方面求得持续发展,在科研和重大项目上取得一定成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动画设计的教学与科研的研究基地,同时成为国内动画专业相关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学术基地和文化交流中心。
①.“完善专业”,完善现有专业及专业方向,全面提升专业的整体建设。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增数字交互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建立互动媒体设计和游戏设计专业方向,从而完善和增强专业实力,结合国内外动漫产业形势发展,依托学院艺术设计平台,全面提升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
②.“强化创新、保持特色”,学科的发展必须有创新思想,要提出新理论或新方法,要通过“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大力提高学术、高水平队伍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保持、发展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纵向发掘专业的深度建设,把动画专业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中开设动画专业的典范
③. “促进交叉”,加强专业的交叉建设,发挥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为适应科学发展综合交叉的趋势和社会对科技成果的集成化需求,要促进科学研究相关力量的联合与合作,形成具有艺术设计特色的“泛动画”的专业办学特色。
④.“以人为本”,学科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必须以学术队伍建设和杰出人才的造就与引进作为学科建设的根本。
2. 人才培养特色
动画专业融艺术设计的优势和信息技术的广阔前景于一体,强调设计与科学的交融,注重教学理念、文化艺术修养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培养,注重扎实造型能力和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知识的培养,强调教学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①.构建具有设计创新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动画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从教育方面拓宽动画的应用领域,将“泛动画”理念进一步深化,将动画专业从原来单纯的影视娱乐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拓展的综合化培养模式过渡。实施“综合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将动画作为一种设计或生活的沟通融合语言,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应付知识的激增,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达到“全民皆动画”的趋势。
②. 强化实际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知识和设计能力的协调发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实践形式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以日常教学、课题合作、社会实践、学术交流等途径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针对不同的需求,可以培养注重创造行思维的创新型人才和注重实务能力的实际课题解决能力的动画设计师。
③.加强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改革,注重基础课程的实验性改革,优化主要的基础课程,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
|